信息发布
快速导航
首页 > 信息发布 > 医院新闻
【健康小课堂⑪】儿科 ▎婴儿食物转换科普

婴儿6个月后,随着生长发育的逐渐成熟,以及消化、吸收和代谢功能日趋完善,光靠乳类食品难以满足婴儿生长发育和营养的需要,故需要逐步向固体食物转换。“食物转换”替代以往的“辅食添加”。

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辅食添加原则为:建议从出生到6个月纯母乳喂养(不早于4个月),从6个月开始(180天)添加辅食并继续母乳喂养。

一、判断宝宝是否可以开始添加辅食,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

* 孩子对半固体食物感兴趣;

* 喂奶的时间较过去延长,喂奶后出现异常表现,如哭闹、烦躁不安等,说明母乳量已不足够,是添加辅食的时候了;

* 孩子身长体重偏离生长发育曲线;

* 孩子患有贫血等;

宝宝还有一些其他的表现:流口水、咬奶头和玩具、看见大人吃饭咂嘴、眼睛发亮等,表现出对新食物有兴趣。看见匙羹便张嘴,能闭上嘴巴吞咽食物,这说明都可考虑给宝宝添加辅食了。

二、婴儿食物转换的顺序

1. 先从低敏淡口味的食物开始尝试;

2. 遵循从一种到多种,从少到多,从稀到稠,从细到粗,由软到硬,由淡到浓,从液体到固体的原则,循序渐进,逐步增加;

3. 每一餐先从新食物吃起,一般需尝试8—10次,约5--7天让宝宝适应了一种后再添加另外一种新食物,以刺激味觉的发育。如果遇到宝宝不喜欢的,应该暂停这种辅食;

4. 刚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要以汤汁状和糊状为宜,能让宝宝更容易的接受辅食。最早引入强化铁的米粉,其次为根茎类蔬菜、水果(如胡萝卜泥、南瓜泥等),7—9个月逐渐引入肉类、蛋类、鱼类等动物性食物和豆制品;

5. 添加辅食一般选择上午两餐奶之间,如果宝宝出现不舒服下午可以看医生。

6. 注意观察,适时改进。妈妈要随时观察宝宝的口味变化和大小便,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改变。

三、喂养是否得当的客观指标

婴儿食后不哭闹,睡眠好,大便消化,体重增长满意。

四、食物转换注意事项

泥糊状食物不要过稀(刚好能停留在勺子里正好),不用奶瓶喂;

1. 先进食后饮奶,自然形成一餐代替一顿奶;

2. 引入的食物不应影响总奶量;

3. 食物清淡,无盐,少糖及油;

4. 不喂食蜂蜜水及糖水,尽量不喝果汁。

五、食物转换期间易出现的问题

1. 溢乳:过度喂养、不成熟的胃肠运动类型、不稳定的进食时间造成。同时,婴儿胃呈水平位置,韧带松弛,易折叠;贲门括约肌松弛,幽门括约肌发育好的特点使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常出现胃食管返流(GER)。另外,如吞入气体过多时也往往出现溢乳。

2. 食物引入的时间和方法不当

过早:影响铁吸收、食物过敏、肠道感染;

过晚:进食行为异常、断离母乳困难,导致营养不良;引入半固体食物时采用奶瓶喂养,导致咀嚼、吞咽困难。

3. 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:可导致婴儿进食后不满足、体重增长不足或下降。注意逐渐增加婴儿6个月后的半固体食物的配比,满足生长需要。避免给予过多液量影响进食;

4. 进食频繁:频繁的进食(超过7—8次/日)或延迟停止夜间进食,使胃排空不足,影响婴儿食欲。一般一日6餐有利于形成饥饿的生物循环;

5. 喂养困难:难以适应环境、过度敏感的婴儿常表现为进食时间不稳定,喂养困难。需要仔细查找原因,耐心细致、循序渐进地增加辅食。